1、地理信息行业发展情况
地理信息行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行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集合体。
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及软件也已形成千亿级的市场体量,其可细分为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地理信息应用平台以及基于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的技术开发服务,其中,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处于核心地位,是地理信息技术体系中的操作系统。使用三维数据描述地理对象的三维 GIS 平台,相比二维 GIS,使空间信息的展示更逼真、更丰富、更精确、更广泛、更快速和更便于统计分析,将抽象难懂的空间信息可视化和直观化,从而做出准确而快速的判断。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据,2020 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 6,890 亿元。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通信、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规划,将三维 GIS 作为重点核心之一。2019 年,自然资源部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就包含了三维 GIS,要求开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任务,政府部门将采集生产每一座城市的三维数据。随着各个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与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
2、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建设等新基建,对企业智慧应用项目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动项目服务的广度及深度不断拓展,从长期来看,行业将保持持续上升态势。
3、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在地理信息技术服务领域,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大力普及应用,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等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行业的区域性特征逐渐减弱。
4、数字经济促进地理信息智慧应用需求增长
数字孪生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一个和物理世界中的对象一模一样的主体,以此来实现对物理实体的了解、分析和优化。数字孪生,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形式的双胞胎;在“数字孪生”中,双胞胎中的一个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实体,小到零件,大到工厂,简单如螺丝,复杂如人体的结构;而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则只存在虚拟和数字世界之中,是利用数字技术营造的与现实世界对称的镜像。如果以家用电脑为例,Word 文档和打印出来的文稿就是“数字孪生”。以导航软件为例,城市中的实体道路和软件中的虚拟道路也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体,不仅是对现实实体的虚拟再现,还可以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因此数字孪生将物理对象以数字化方式在虚拟空间呈现,模拟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特征。
我国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而数字孪生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和提高效能的重要工具,作为推动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发挥其在模型设计、数据采集、分析预测、模拟仿真等方面的作用,助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实现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2020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将数字孪生技术提到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并列高度,并启动“开展数字孪生创新计划”,要求“引导各方面参与提出数字孪生的解决方案”。
数字孪生系统和智能供应链不是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从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转型,为企业找到新的价值模式层面,发挥现实作用。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的实施已逐渐成为可能。现阶段,除了智慧城市领域,数字孪生还广泛应用于建筑、智能制造、智能电网、健康医疗、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行业。数字孪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
5、总体竞争格局
地理信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与人民生活便利化,其行业拥有巨大潜力与空间。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1)》PPT 显示,2020 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 6,890 亿元,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的企业参与其中,目前总体呈现参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截至 2021 年 6 月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达到 15.2 万家,东部地区企业数量占比 47.1%,中部地区企业数量占比 22.0%,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占比 24.7%,东北地区企业数量占比 6.2%。
在地理信息产业,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2021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 76 家;100 家最具活力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 84 家;高成长 TOP50企业中,民营企业 42 家。在互联网地图、GIS 软件、导航定位等领域,民营企业基本占据主导地位。